第13章 01313(1 / 2)

【晓晓:大佬,明朝历史上有没有和萨尔浒类似的针对建州女真的战役?】

【BLOOM:有的,成化年的丁亥之役,他们和朝鲜联手出兵建州三卫。】

叶萧萧如获至宝,她赶紧去翻找资料。

大概过去了三四个小时,叶萧萧终于把这件事了解清楚了。

成化帝明宪宗也就是朱见深,有些不了解这块历史的人可能不知道他是谁,但是一提到他的宠妃大家肯定都知道。

万贵妃,就是那个比皇帝大了十几岁的妃子,她在朱见深的童年一直对他不离不弃,感情深厚。

当然这里就不提他们俩的故事了。重点是想告诉大家这场战役发生的时间。

这件事发生在成化三年九月,朱见深接下了他爹朱祁镇留下来的烂摊子开始。

明朝,在发生大明战神明英宗朱祁镇“土木之变”之后开始走下坡路,幸得堡宗(大家对于朱祁镇玩的一个梗)还有一个靠谱的弟弟明景帝朱祁钰,他派兵多次大败瓦剌,并且恢复了对少民的招抚政策,在景泰年间,这些辽东部落都愿意接受明朝的政府,经常进京入贡,从而得到明朝大量丰厚的赏赐。不仅如此,明朝还对他们开放了马市贸易,可以让他们在这里进行正常的交易,这一举措使得汉民和女真和平相处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只是这个时期王朝的**越来越严重,明景帝去世后,堡宗复位,土地兼并让国内的矛盾日益激化,最终各地□□四起,政府为了镇压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政府财政压力巨大,在这种入不敷出的情况下,自然就会较少关注边境的少民。而边境负责的那些将领又因离京城较远,就更加把这种财政压力转移到老百姓身上,他们中饱私囊,阻碍女真人的进贡,在马市交易时趁机勒索他们。

建州女真因为地形原因,兑换获取资源的途经就只有三种。

一个是朝贡,一个是马市,再一个是抢劫。

在前面两种都得不到缓解,他们压在手里的毛皮人参换不出去,其他东西又买不来的时候,为求生存,女真人不得不选择了第三种。据《李朝中宗实录》记载,成化年间,建州女真最恶,自开原到辽阳六百多里,他们杀戮万余家,过境之地均被抢劫,无一幸免。”这一举动不仅给辽东百姓带来了无尽灾难,更是引起了明朝政府的注意。但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明朝政府并未去思考建州女真引发□□的原因,而是直接野蛮的实行镇压。

在成化二年,明王朝在镇压了荆襄(湖北境内)流民起义之后就把兵力调去辽东开始镇压建州女真,这时候双方冲突更加尖锐,对抗更加激烈,故而两边不分胜负,均有伤亡。后来两方调停,明朝政府表示只要建州女真归顺,他们可以再次实行招抚政策。但是明政府派出官员却完全不把这些女真人放在眼里,他对招抚政策闭口不谈,还对他们出言不逊,视其为“野蛮人”,这一举动无疑使得谈判非但不能顺利的进行下去,还更加激发了双边的矛盾。至此建州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这个时候,辽东建州女真的势力虽然超级强大,但对于那个时候的明朝政府而言,他们消灭这样的部落还是轻而易举的。当建州他们还在为胜利沾沾自喜的时候,明朝那边开始对建州女真几近灭族的“丁亥之役”。

这里有几点细节值得注意。

叶萧萧赶紧给大佬发去了信息。

【晓晓:大佬,丁亥之役发生的时候,建州的董山是在京城朝贡吗?】

很快,对面就回了信息。

【BLOOM:是的,因为在之前大明对于建州的武力和招抚政策都行不通,就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招数。《明宪宗实录》里说他们再次派人去和建州用最丰厚的条件和谈,这一次他们态度诚恳,而当时的建州女真起兵也只是为了反抗明政府对少民的压迫和剥削,并不是真正想要推翻明王朝,所以他们对大明提出的条件十分满意。在董山等人进京朝贡等待听命的时候,明朝在同一时间对建州女真出兵讨伐。】

叶萧萧翻看资料,在明兵对建州女真屠村的时候,董山等人对此事一无所知,对于朝廷上下有意无意流露出来的歧视,董山他们也并不是很在意,他们仍然等待着明朝给他们的赏赐。可是想想也知道,明廷怎么还会给他们预期的东西呢?在收到微薄打赏之后,董山他们表现出了十分不满,他们认为明廷的招抚政策还是在玩弄他们,但是碍于在京城不发作,只能悻悻而归。

此时建州女真正遭受扫荡,董山等人早就无家可回,再有明廷也绝对不会让他们再回家养虎为患。就这样,明廷先是将他们扣留起来,然后通过一些手段将在京成员全部虐杀。自此,丁亥之役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晓晓:丁亥之役和萨尔浒同样是冬天行动,同样是兵分几路,同样是有朝鲜加入,但这场仗却打的出奇的顺利。】

【BLOOM:是的,他们的战略部署都没什么区别,还是先分兵后合击,逐个击破沿途的女真村落。只是丁亥之役时女真还没有完全统一,他们的村落还分布在各处,而董山和他哥哥李满住手下的人只有几千人,而且最能打的董山已经被骗去京城,建州缺少应对指挥的那人,胜算也就少了一半。而萨尔浒开战的时候,努尔哈赤他们已经有完整的军事体系和情报系统,当时还有努尔哈赤坐镇,至于明朝方面,因为万历皇帝在官员罢免问题上选择摆烂,使得新生力量无法冒头,参战的主将中都是老年人,在决策部署上没有灵活的转换策略,因地制宜,所以诸多原因造成了明廷在萨尔浒之战中的失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