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不疑上门18(2 / 2)

“曹将军,我来先说几句!

李小丁一站出来,大家都乐了。

“小丁哥!你不是想让大将军卖猪吧!”

“胡说!我是要讲一件发生在礁县的真事,大概十年前,礁县有个姓张的生意人,在集市开了一个很大的铺子,有一天集市突然起来大火,张掌柜的铺子也被烧着了,可他既不去抢救东西,也不顿足哭喊,他立即去银铺取了银子,带着一帮伙计便赶到城外买了很多木材砖石出售,结果呢?

自然集市重建使得修筑材料暴涨,张掌柜大大的赚了一票。不仅补回了他的损失,还又重新修了两个铺子,这件事当时轰动了礁县。”

“小丁说得没错,这便是商人的眼光,这也需要机会!”曹昂赞同,他也是想寻找这样的机会。

“那我们可以创造机会啊!比如我们也去许都集市点一把火。”

“你在胡说什么!”

曹昂重重地一拍桌子,眼睛一瞪,吓得李小丁腿一软,重重地跌坐到在地上。

“你忘了我立下的十条军规吗?你再敢胡说半句,我就革掉你亲兵队长一职!”

众人见主公动怒,谁都不敢吭声,这时站在墙角有个小兵怯生生地举起手来说道:“大将军,我能不能说几句?”

曹昂闪目看去,只见这个小兵不到二十岁,身材单薄,他顿时记起他的名字叫张扬,也是礁县人,也是自己的亲兵之一。是刚刚留下端茶送水的人,想必刚刚在端茶送水之时就开始谋划了。

“你说!”

“曹将军、李队长,其实赚钱的法子很多,有一万两白银做本,什么都可以做起来,只是分快点慢点而已,想快点就做投机生意,贩贱卖贵,而且同样的货物在各个势力、各城市之间价格都相差很大,有些货甚至可翻几倍,甚至几十倍,就看你敢不敢做了。”

“比如什么货物?”

“比如军品、人口、粮食等等,但不管做什么?一是看本钱;二是看路子;三是看后台。本钱越大,做的量越大,赚钱也越多,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其次就是路子,像李队长说的那种投机,毕竟可遇不可求,更多的却是在行里混熟了,才会慢慢找到门路。比如我家原来是卖米的,我就知道,比如许都东市的米百钱一斗,可到西市可能就是一百二十钱,再到了徐州就可以卖到一百三十钱,听似简单,可是真正的细节呢?却只有行里人才知道,你该向谁买、找谁运、再卖给谁,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门道,不深入进去是不懂的。”

说罢顿了顿,他斜眼偷偷望向卫不疑处,又道:“再有就是后台,你赚的钱多,自然就有人眼红来敲诈你,一般的泼皮地痞倒不怕,找个厉害的护院就行,怕的是官府,今天它说你可以做,明天又说你违法了不让做;今天让你交这个税,明天又说你的税没交让你补,补税倒也罢了,若是遇到一心黑的,一把没收你的货这才叫你欲哭无泪。我有个在陈留的叔叔就是这样,做的好好的,突然货被官府找借口没收了,等他好容易凑钱把货赎回来,才发现原来上好的货都被换成了低劣的东西,他由此大病了一年,后来再不做投机生意,开了间小客栈,老老实实地做,赚钱虽慢一点,但也稳当!所以大将军想做投机生意的话,首先要入门,其次再找后台。但是说简单其实也简单,我们不懂行,找一个懂行的人就行了,至于后台之类的,我想曹将军是不需要。”

曹安诧异地看着他,想不到一个普通的小兵竟然能说出这样一番大道理,看来自己在选拔人才的制度上还是有一定的缺陷。曹昂一下子记住了他的名字:礁县张扬,商人之才。

这时心思活络的李小丁略有所指的开口了:

“曹将军,那集市起火做比喻其实只是我的一时情急,刚才我虽然说了很多,这位兄弟说得很对,论打仗或许我们还行,但做生意我们都是外行,天下哪有只赚不赔的好事情,否则大家都去做生意了,如果赔了,我们回到部队后,又如何给弟兄们解释以前有的肉此后没有呢?当然做也是可以的,必须要看准时机,要懂行,就如这个兄弟所说,最好有个行内人来指点一下。“

李思业听李小丁说得确实在理,他突然想到了卫不疑,他家可不就是我方势力中的商业权威,心下想着幸好留下卫不疑,此人以后或许真有大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