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新朋友老崔72(1 / 2)

送走了纪德,周颂刚要回去把吕捷替换下来,又被人叫住了。对方正是在店里待着无聊,跟小米打个招呼就跑出来抽烟的老崔。他远远地听到周颂在唱一首没听过的歌,在好奇心驱使之下,就凑了过来。

“请问……”老崔长得有点儿黑,身板也挺结实,说话倒是很客气:“刚才唱的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人不可貌相,这人居然还是个文艺爱好者,不过看那一头长发,

周颂想着,回答道:“这首歌叫《星星点灯》。”

“你唱得真不错。”老崔冲着周颂挑了个大拇指,“我从来没听过这首歌,不知是哪盘磁带里面的?”

这个年代的内地歌坛,在创作方面还有很明显的特征,讲家国情怀的多,唱个人感情的少。即使以个人感情为主题,也很少会直接写“看着你哭红的眼睛”这样的话。

可以说,像《星星点灯》这种从青年人背井离乡独自打拼的愁绪切入,而又以励志作结的都市民谣,在这个时代是绝无仅有。所以老崔听了以后,直接就判断是外来歌曲。

“这不是哪盘磁带里的,是我自己写的。”周颂说。

“真的假的?哥们儿你行啊。”老崔眼睛都瞪圆了,“你还有其他作品没,让我见识见识?”

周颂虽然个子比很多成年人都高,但一看面相,就知道是十几岁的少年郎,而且看来还只是一家服装店里的服务员。要说这样一个“小朋友”比真正从事文艺工作的老崔还会写歌,他实在不太能接受。

-----------------

“成啊。”周颂对老崔的想法多少能猜出几分,对方没有直接出言质疑,已经算是很客气了。“还有一首风格有些类似的,叫《大海》,要不要听我唱几句?”

“好啊。”老崔真的对周颂有些好奇了,他有八成的把握,这个小朋友不是信口开河,“请唱吧,我洗耳恭听。”

“从那遥远海边,慢慢消失的你,本来模糊的脸,竟然渐渐清晰。想要说些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只有把它放在心底。茫然走在海边,看那潮来潮去,徒劳无功,想把每朵浪花记清。想要说声爱你,却被吹散在风里……”

老崔这么说了,周颂也不跟他客气,立刻就送上了半首《大海》。如果按照后世的历史来说,这首歌是张雨生重回歌坛第一张专辑的主打歌,无论传唱度还是质量,自然无可挑剔。

“我去!”老崔这时虽然更喜欢爵士乐,但不等于说对抒情、民谣等曲风没有鉴赏能力,他一听就喜欢上了这首歌,就像对《星星点灯》一样。“这才是我辈应该写的歌啊。不过这歌词……”

“看你岁数不大,没想到感情经历还挺丰富的嘛。”听周颂唱了一段停下来,老崔忍不住调侃道。

“可别这么说。”周颂吓了一跳,怎么无缘无故就给人留下这种印象了?“我很单纯的,完全是一张白纸。”

“从那遥远海边,慢慢消失的你……”老崔模仿着唱了几句,嘴角露出一丝坏笑,“这只能是写给前女朋友的吧?创作来自生活,大家都明白。”

“歌是歌,人是人。”周颂据理力争,“再说,谁说一定要有生活才能创作了,我还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呢,难道我喂过马、劈过柴?”

对“创作来自生活”的说法,周颂其实并不否定,甚至可以说相当认同。但他所涉足的商业创作,无论歌曲、小说,还是以后要做的剧本,都是有套路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替代生活。不然,难道那些主打爱情路线的作者成天都在谈恋爱?

更重要的是,他因为《同桌的你》,已经被夏琳屈打成招一回了。从那以后,他就下了决心,绝对不能让人再产生这种误解,无论是谁。他可不想以后一边搞着创作,一边还要给后院灭火。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你写的?”老崔又吃了一惊。这首短诗上半年发表以后,在燕城文艺青年的圈子里面还是很流传了一阵的,他当然听说过。

“你可以去查嘛。我叫周颂,你看看《七月》三月号,诗的作者是不是这个名字。”周颂摆出一副有恃无恐的架势。

“那你……怎么跑这儿来卖衣服了?”老崔脑子有点儿嗡嗡的。虽然说文艺青年群体也是很复杂的,干什么工作的都有,但是……个体服装店的服务员?他还是觉得有些太魔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