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元神出窍了(1 / 2)

上诗说到上古道树每天跟着小智谈古论道。勤加修炼。但是就是脱不了元神。

又过了些时日,这上古大树又耐不住了。又对着树洞里的师父说,师父。我这还是脱不了元神。小智还是眼睛不带睁开的。睡觉,睡觉。练不好就接着练。切记,戒骄戒躁戒急。说着嘴里又喷出天选之人爱讲道理老毛病。当然这是道德经第九章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切记修道之人最忌讳心太急。你修是你得。我修是我得。修道那么好修,神仙处处都是,切记持之而盈,就是叫你坚持就是胜利。自遗其咎,功逐身退,元神自然就练出来了。这是天之道也是修道之道。说完又继续睡觉了。修道了。话说这小智的修道之道,写到这里,作者自己道羡慕了。世间如果有如此舒服修道方式。估计人人都想修道了。但是作者只想告诉大家一句话,想得美。这小智是天选之选,才有如此待遇。天道不公,但是也不亏。不是任何人都有如此待遇的。看看小智经过的沧桑,经过的粉身碎骨,估计没有多少人愿意做这天选之子的

话说这小智这一睡也不知道睡了多久。突然醒来,看着自己在大地的徒弟很是满意。看着日以继夜,夜以继日的修炼的先天道树,。小智不自觉又出言,调拨了几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一番操作下来。上古大树,是如鱼得水。一边听一边练,一边悟。一边抱守丹田。一边元神归一。如是以日,突然这棵大树,竟然给修到元神出窍,可以神游四海。

这上古大神不由自主高兴起来。上古大神静静地伫立在山巅,周身云雾缭绕,霞光熠熠。此刻,他那颗历经无数岁月磨砺的心,正被无尽的喜悦所填满。他闪烁着炽热的光芒,仿佛藏着整个宇宙的璀璨星辰。脸上的每一道线条都舒展开来,洋溢着抑制不住的狂喜。嘴角微微上扬,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欣慰笑容。成功得道修仙的他,只觉得胸膛中涌动着一股滚烫的热流,那是兴奋与激动在交织碰撞。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深深的满足感,仿佛能将这世间最纯净的灵气都吸入体内。他望向远方,那浩渺的天际似乎也在为他欢呼,他感到自己与天地万物真正地融为一体。内心的欢喜如潮水般汹涌澎湃,难以言表。他想大声呼喊,让整个世界都知晓他此刻的快乐,让这高兴的心情如同那漫天的云霞,绚烂而永恒。他深知,这条艰辛的道路终于抵达了辉煌的终点,而新的征程也即将在这满心的欢喜中开启。他高兴自己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正准备告诉师父小智。

这边小智早已知晓,泼了一桶冷语过来。别高兴得太早。只不过是本身的灵魂出窍,所谓的大道还远。所谓身外身,化外法。惊天地泣泣鬼神。移山河,倒日月,

须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修道之人切记随时随地都要能控制自己的心情变化。所谓的修仙得道。其实道本无道。道亦有道,有道无道即是道。空明空心空体空身空灵。方可证道。

所谓“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可托天下。

有道无道,得道成仙,或者难以得道成仙。成功失败,即使得不到预期。修道之人切勿太重视,不然反而违反自己修道初衷的本心了。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是见而不见,听而不闻。力而不奴,知有为而无为,知无为而有为。奈何一般人,终其一生,不识我道也。

此三不可不知,又不可不无。心不喜不昧不名,视有物而无物,视无状而有状。又不可不知何为有为,何谓无为。

迎道而不欲道,弃道而不离道,学道之道,如之今有,视为道纪,道规,道律。然大道必成。

小智这一番操作下来,先天道树是听得迷迷糊糊,又醍醐灌顶。又回了几句老话:谢谢师父指教。这里小智这一顿之道,才把先天道树按耐不住的内心,又按耐下去了。又是一段安静苦修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