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午马圣使(2 / 2)

房间中的空气似乎凝滞起来,继而是长时间的沉默。

“我想你知道这个词语的含义是什么,你确定没弄错?”午马圣使罕见的露出惊容,嘴巴微张,露出一个短小的O字形。

也难怪老者如此吃惊。神降这个资质目前并无修行者达到过,它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对于午马圣使这样的组织高层而言,这等灵觉资质实际上是他们多名高层次修行者借助繁多典籍与本身修为见识推演出来的,是否真实存在依旧存疑。

而若是一旦验证了神降资质存在的确定性,那么很多东西都可以得到验证与解释了。这对修行界是足以掀起轩然大波的事件!

“我们正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在探觉石破碎后,立刻对李玄城的资质进行了重新测试。”

“探觉石破碎?”老者来了精神。探觉石本质是法器,虽然级别不高,但是本身针对的未曾修行的普通人,破碎的几率等同于没有。

“你详细说说之后的事情。”

于是沈玄便从探觉石破碎开始讲,一直讲述到后续重新测试了几遍灵觉的事情。

老者听完之后恍然大悟,继而心中泛起别样的情绪,似是失望又似是庆幸。

根据他们的推演结果,一位神降资质的人,生而知之,是神明的转世为人,故此才将此等资质称为神降。

若真是有人生而知之,携带前世的底蕴而来,那将多么恐怖,还有何人能当其对手?

“灵觉二等,桃红?”

这个资质已经非常不错了!应该这样说,能当巫师的资质其实都算极高的天赋。

但是这样一来,又产生了一个新问题。妖族舍得将一位天赋如此高的天才充当谍子么?妖族要是自己培养,运气好的话甚至有一定希望培养出一位金丹强者!这绝对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超凡世界就有几个金丹境界的‘人奸’。由于金丹境界也被称为真人境界,因此这几位久负骂名的金丹人奸又被戏称为真妖。

而且,李玄城第一次测试出一等神降资质的事情还真没这么容易忘却,始终让人惊惧且震撼。既然是妖族谍子,资质肯定是测试过的,这样一位天才真的舍得送过来?万一被发现了,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而且还是‘大妖’背书这种让人不得不疑的疑点。

如此种种,使得李玄城的身份,在三人的推敲中变得愈发扑朔迷离起来。

同样的原因,正是因为李玄城不俗的修行资质,使得星象没法像对待普通人那般草率。箴言境修士能够立辨忠奸,但是只要出手,必然会留下痕迹。也许其人短时间不曾察觉,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修为的境界,终将发现组织往昔的不信任!

而只是资质一般的修行者,箴言境修士就可以出手。资质普通的修士修为进展缓慢,等他们达到中层,已经积累足够的阅历,能够释然了。但是资质高的修行者会在短时间内爬到较高的位置,而以少年心性,做出什么事都不奇怪。

老者此时才完全明白沈玄汇报此事的缘故,因为他无法判断应不应该对李玄城出手,尤其是后者有不小几率在一年甚至更短的时间突破到筑基期,万一查明了对方的身份没问题,那太尴尬了。

“先按照普通队员对待,若是后续有异常,收押后搜魂。若无异常,等到他晋升区域队长的时候,使用问心境探查。”老者丝毫斩钉截铁的说道。

“明白。”

沈玄如释重负,呼出一口气。午马首座的处置结果并没有超出他的预期。按照他最初的想法,也是分两步,首先按捺不动,把对方视为真正的队友,若是对方出现异常自然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等到对方达到足够的位置,自然有理由进行一些测试了。

“你们有做出什么安排么?”

“我给了他一本练气法决,没有丝毫陷阱。当然,其内有我的修行感悟。他修行速度必然比预料中的还要快。”沈玄笑道。

他的计划很明显。若李玄城真是妖族谍子,有了这本修行感悟,自然会修行的更快,能更早的爬上高位,自然也就更早的接受检测。如不是妖族谍子,那就更没问题了,星象中层爱护优秀后辈,提携一番,这不是应有之义么?

这是堂堂真正的阳谋,无关过程,只看结果!

老者看了看黑袍中年万园祥。

万园祥听到两人一问一答已是合不拢嘴,此时见到这位午马圣使看向自己,只能尴尬的摸摸头。

“我赠给李玄城礼物时却是没想这么多。想着沈老二都送礼了,我一个当长辈的不好干看着...”

沈玄诧异的看向万园祥,只道“我还以为万老鬼你在纳灵牌上做了手脚呢。”

“我哪能像你们这一大一小的狐狸一样,能想这么多。”

听到万园祥的话语,沈玄赶紧闭上嘴巴,默默的远离了前者一小段距离。

万园祥一时口快,将心里话说将了出来。说完后才感到不妥,连忙小心翼翼的用眼角余光瞥向午马圣使,见后者置若未闻的神态方才松了一口气。

过了许久,老者才缓缓开口。

“便如此罢。”

两者闻言抱拳退下。

就在万园祥左脚刚迈过门槛的时候,突然听到背后有一声轻咳,继而是不咸不淡的话语传来。

“万队长这个月的奖金与补贴,就发给底下的队员罢。”

万园祥身体一僵,愣在原地。

“万队长申请的阴物饲养经费...”

午马圣使的话语还未说完,万园祥连忙拉着沈玄的手快步迈过门槛,逃一般的冲出了午马圣堂。

望着两者的背影,老者无奈苦笑,“现在的后辈啊,一点都不会说话。什么叫老狐狸?分明是智慧过人,洞若观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