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重返洛阳(1 / 2)

庆娃小心翼翼绕过袁骁,将咬过一口的一小块馒头举到奶奶面前,说道:“奶奶吃,南头好吃!”

老妪提起袖子轻拭眼泪,按下庆娃的小手,说道:“庆娃吃吧,奶奶不饿。”

老妪不好意思的看向袁骁,说道:“祖宗老爷,俺这孙儿才三岁,自打生下来就连年饥荒,连米汤都没喝过几回,更别说这白馒头了,您别见怪……”

袁骁闻言深吸一口气,把手上的馒头递给老妪,说道:“别叫我什么祖宗老爷了,我叫袁骁,馒头我这有,尽管吃吧。”

老妪受宠若惊,一手护着庆娃,一手推辞道:“祖宗……袁、袁小哥,这馒头您留着吃吧,俺庆娃有这一小块就够了,老婆子锅里有吃的,这辈子托您的福能吃上一口白馒头,庆娃也不亏了!”

袁骁不由分说将馒头塞到老妪手里,随即来到灶台前,看了看灶上的半片铁锅,锅里面的水半开不开,几颗带根的野菜和一块巴掌大的树皮正在里面翻滚着。

袁骁顿时无言,默默拿出行囊里剩余的馒头和一小块肉干放在桌上,随即倚着墙角坐在了地上。

明朝正赶上中国历史上的极寒时期,称为“小冰河时期”。

尤其是明朝末年,不说江南苏杭一带都发生过冻灾,就连海南都下起了暴雪,由此可见其他地方生存条件的恶劣程度。

不光“小冰河时期”带来的低温冻灾,明末更是遭遇了长年的旱灾。

中原地区五年连旱,尤其河南一带,连续七年干旱,导致全境流民四起,饿殍遍地,这也是李自成在河南起义如鱼得水的原因之一。

袁骁掰的一小块馒头被庆娃三口两口就吃完了,庆娃一手拉着奶奶残破的衫子,眼巴巴的看着袁骁放在桌上的食物,不停的吞咽着口水。

老妪见状疼爱的摸了摸庆娃的脑袋,似乎下定了决心,把手里袁骁塞过来的馒头递给庆娃,就算面前这人要了自己祖孙二人的命,也要让苦命的庆娃做个饱死鬼。

随后老妪看了看桌上摆着的馒头,又看了看倚在墙角闭目养神的袁骁。

这位爷睡着了?

老妪舔了舔干涩的嘴唇,最终还是放弃了去拿馒头的想法,把庆娃牵到“床”边坐下,随即转身拿起灶台上的豁口碗,舀了一碗野菜汤,捧在手里吸溜一口。

靠在墙角的袁骁听到声音回过神来,睁眼说道:“馒头都给你们了,怎么不吃?”

老妪被袁骁的声音吓了一跳,手一哆嗦差点把碗掉在地上,连忙稳了稳,但是碗里的汤却禁不住摇晃撒了出来,刚出锅的热汤淋在老妪黑瘦的手上,疼的老妪倒吸一口凉气。

轻轻把碗放在灶台上,老妪这才垂着眼搓着衣角开口说道:“老爷的东西俺、俺不敢动,您留着自己吃吧……”

袁骁不愿浪费口舌,转而问道:“你们这村子还有多少人?”

“回老爷的话,村里还剩二十来户人家,要么就是俺这样年岁大迈不动步的,要么就是拉走也不中用的小娃……”

看先前老妪对自己的态度,袁骁就知道村里的壮劳力八成都被官军征了壮丁,搞得现在全村只剩下些老弱病残。

袁骁抬抬下巴示意灶台上的野菜汤,说道:“你们平时就吃这个?”

“家里麦麸吃完了,眼下青黄不接的时候有这吃就算不错了,官府有些日子没来赈灾了,要不还能喝上米汤呢!”

三两句话下来,老妪也发现面前这人似乎真的没有恶意,紧绷的神经也渐渐松弛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