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3(1 / 1)

板猪村往岭南方向五公里处有一座丘陵灌丛林带,占地宽广,人迹罕至。满山密密麻麻的野生灌木林野蛮自在的生长不知多少年,在灌丛林深处,数不清的野蜂围绕着一颗长满短刺的粗壮灌树飞来飞云,由于野蜂数量不知几何,“嗡嗡”的声音如同一架大型客机在发动,宏大的声浪如同夏天闷热而无风的低沉天气中响起的工厂马达声,让人只觉得震撼且有恶心感。

灌树根处,有一个直径超过两米的洞口,野蜂正从洞口中出出进进,往洞口进入两米深的地下,宛如一座四通八达的地宫,地宫中整齐而繁多的蜂巢如同一个层次分明的小型村落,井然有序又大得可怕,赫然是一座超级巨型蜂巢。如此巨大的野生蜂巢如果完整呈现在世人面前,不知道会引起何种震撼和感叹。野蜂全身金黄间夹着褐色,大小和普通人一截小拇指差不多,遍布绒毛,表面看起来非常可爱,如果刘大师刚好也在这里,肯定大呼地笼蜂。是的,在科学界已知的蜂类文章中,地笼蜂是黄蜂的一种,属膜翅胡蜂科的昆虫动物,百度中关于地笼蜂没有具体的表述,但统归黄蜂类的百度百科中,详细描述了它的口器发达,有毒囊,分泌毒液,毒力较强。毒液有致溶血、出血和神经毒作用,能损害心肌、肾小管和肾小球,尤易损害近典肾小管,也可引起过敏反应,这简直是男人的克星啊。

地笼蜂在华南地区、滇地南面温热一带是常见的蜂类动物,一般来说蜂巢最大不会起过半米,从已知的各种地笼蜂巢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超过一米以上的巨物,直径超过二十米的地笼蜂巢在所有的文字表述资料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甚至近年来非常流行的各类旅行杂记中也都没有出现过地笼蜂巢有超过两米以上的。

树根底下的地笼蜂洞口以坡型幅底凸出,在深密的灌木叶中既能庶阳,又防雨,比低洼处高出五米多的坡度根本不用担心雨水倒灌。洞口处的泥土非常结实,似经无数次重物的碾压出来又如天然形成的类岩层土料呈火山喷口状。从洞口下去后,棱角分明的蜂室整齐排列,褐色的蜂室与白色的蜂蜒层次分明又重重叠叠一起,蜂室中布满了乳白而可爱的蜂蛆,无数的地笼工蜂飞来飞去,采集食物,喂养蜂蛆。

在蜂巢中间最大的蜂室中,赫然出现一只拳头大的金黄色地笼蜂,与普通的地笼蜂不同的时,这只巨大的地笼蜂通体金黄,没有褐色间夹,如同一只黄金铸就的艺术口。中间一层满满的蜂白围绕着蜂室,直径超过半米的蜂室应该是只供这只金黄色的地笼蜂专用,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就是地笼蜂王了。

虫岭茶园,张大壮惬意的喝着刘大师泡好的普洱茶,一边催促着刘大师赶紧做饭。可不,连续开车一千四百多公里,人是铁打的也会累啊,岂能不先吃饱肚子再做打算。更何况吃饱喝足后,还要一起面对种种神秘莫测的危险。

刘大师早已把刚挖不久的嫩笋剥开笋衣,白嫩的笋肉被均匀的切成片,小瓦锅里正用热水泡着板猪村特色土猪腊肉,七层楼的腊肉属于极品,用来招待挚友和战友,再合适不过了。在茶园旁边的菜地里采摘的菜花,鲜嫩翠绿,一看就十分有食欲。

笋肉简单飞水捞出沥干,被热水泡开的腊肉不再僵硬,微软且十分适合下刀,刘大师精湛的刀工下,腊肉被切成一块块近科透明的薄片装入碟中备着,炒腊肉不须再放猪肉,铁锅烧旺,下适量花生油,先翻炒笋片,简单的翻炒几次后,腊肉下锅,富含香料的油脂在高温下溢出,和爽口嫩滑的笋片形成了互补。小笋腊肉,张大壮的最爱,只不过刘大师不喜欢辣椒,所以,嗯,张大壮从大师的身后掏出两个干辣椒直接二话不说扔到锅里,不顾刘大师杀人的眼神径直走出厨房,刘大师只能无奈把菜盛到盆里,还别说,掺杂了辣椒的腊肉笋片香味更加浓郁。

炒菜花就相对简单了,虽然只有一荤一素,但菜花就不能用花生油也不能放辣椒了,要放猪肉,特别是年三十板猪村民养的土猪肉肥肥的猪板油煎出来的油最香,至于这个猪板油和板猪村有没有一定的联系,刘大师认为应该是具有某种说法的。

从瓦罐里挖出一小块白白的猪油放入铁锅中,随着煤气的加大,铁锅的热度也在加大,猪油的香味扑面而来,放入两片蒜米后,油温已开始升高,清洗干净的菜心全部倒入铁锅中,随着“嗤”一声响,刘大师迅速翻炒几下,略放盐花,直接出锅,一盘清炒菜花完美出炉上桌。

修道之人喝什么酒?喝酒误事。刘大师一边嘀咕,一边从茶园的地窖中拿出存放了十年的酱香酒,嗯,是名酒茅台飞天。见状,张大壮口水已经忍不住了,迅速动手摆好碗筷,拿出分酒器分别满上。

许是久未面对面坐一起,加上菜是好菜,酒是好酒,两位道友喝得十分尽兴,直接从中午喝到晚上十点,然后又双双醉倒在地。等二人宿醉醒来,已是第二天上午十点多。

张大壮一边摇头一边后悔,“早知道不贪杯了”。

刘大师忍不住白了他一眼,“就你喝得最多,这是好几千大洋啊。”

张大壮嘿嘿一笑道,“我这也不是好久没有和你喝酒了嘛。”说罢还洋洋得意。

刘大师苦笑一声,径自去洗澡。张大壮则手脚麻利的收拾着昨晚的残局,洗完碗锅后等刘大师洗漱完自己再去洗澡,一定要洗澡,爱卫生是每个修道之人的品格。

两位道友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忙碌后,终于出发了,刘大师的皮卡十分适合走这种山路,皮卡上装满了硝、药等各种物品,还带了十几块压缩饼干,以防两人挨饿。

出了板猪村,未经开发的山道上用了将近二十分钟的车程,刘大师和张大壮到达了目的地,见到了灌树上一大片黑压压的乌云,以及听到了响彻云宵的嗡嗡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