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晤谈(下)(2 / 2)

  现在 10 天过去了,事实证明卢一品的判断的确是出了问题,一系列的侦查无果。这个时候刘余川来的目的,还不是明摆着的吗?

  “卢队长,我们到办公室谈。”

  刘余川已经在努力克制自己的表达方式,让自己不至于显得那么生硬,这是师父黄堃告诉他的。

  是教诲。

  “刘队长,有事你请说。”

  关上门的卢一品毫不掩饰自己的敌意和排斥,现在生硬的是他。

  “我不擅长和别人交流,直接说来的目的。如果从人入手,不能有效锁定嫌疑对象,就要换一个思路,从其他方向。”

  “什么意思?”

  卢一品的敌意并没有减弱。刘余川的话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显得语焉不详,和平时的刘余川完全不一样。

  像是,欲言又止。

  第六章 晤谈(下)

  “根据死者个人信息,案发地信息,把犯罪嫌疑人预设成某个特殊的群体,某个特定的人,这是侦破案件的惯用方式。但如果这个判断是错的。方向错了,做的事情越多,距离真相就越远。”

  刘余川努力在遣词造句,尽量不使用有可能刺激卢一品的字眼。这种感觉不太舒服,但也不特别难受。

  这番话虽然说起来还是不动听,甚至还有些挑衅的意味,但卢一品的排斥感在降低。他知道,刘余川说的是对的,也能感觉到刘余川释放的善意。

  更关键的是,说这番话的刘余川虽然还是不看卢一品,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是要一直说下去。

  接下来,会说什么?

  “为什么预设的犯罪嫌疑人会出错,是因为客观、主管因素影响了判断。比如,个人感情,好恶,眼界,经验。”

  这话听起来,还是刺耳,直戳他人的不是。还像是一个教师,在教育自己的学生。

  “先不做任何假定,不预设嫌疑对象,不预设犯罪嫌疑人。回到案件本身,回到案发现场。”

  案发现场?

  “螳螂川水库和螳螂川温泉都是标准的郊区,案发地在这两个地方的交界处,距离市区有大概 30 公里的车程,顾刚和左玉芬就是开车去的。”

  交通工具。卢一品恍然大悟了。

  “公交公司有一路专门跑螳螂川温泉的公交车,每天 4 趟,定时定点发车,是为了增加正常工作日的客流量专设的,重点是为没有交通工具的老年人服务。”<hr>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