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心理治疗(1 / 2)

“这是我们第六次谈话治疗了吧,尉迟明上校。”

“是的,没错。”

傅琳教授推了推金边镜框,目光在病历和眼前的男子间游走。

病历上的尉迟明正值十八岁,一头利落的短发,和煦、青春的笑容挂在嘴角。

而眼前这名军人,身形高大,肩宽背厚,右眼有一处刀疤,即便是坐着也能给人一种无形的威压。

他沉默寡言,双手无意识地搭在大腿侧方,那是随时可以掏枪的戒备动作。

“你其实可以放松一点。”傅琳笑着递过一杯咖啡,杯口弥漫出一层稀薄雾气。

一股甘甜且夹杂着淡淡坚果香的气息扑面而来。

“蓝山咖啡,我自己泡的,完全不苦,不知道合不合你的口味。”

“谢谢。”

尉迟明接过杯子,随意地瞥了一眼,然后若无其事地放到桌角。

他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一张纸。

“教授,上次你让我脑子放空在纸上随便乱画,这是我回家后画出来的成果,你看看。”

傅琳闻言挑了挑眉。

患者愿意沟通。

这是非常好的信号。

她将注意力放到了画上——那是一大片映入眼帘的绿色,几朵白云,一座古桥,青灰的砖瓦小屋坐落在春意盎然的山谷。

画技其实十分粗糙但又富有童趣,很难想象是一名军人所画的内容。

“哦,画得真好。”傅琳用鼓励的语气说道,同时用余光快速扫过患者病历,寻找到某些内容后眼睛一亮。

“让我猜猜看......这是你的故乡?你从十八岁就离开家乡,这是你一直怀念的地方。”

尉迟明沉声回应:“可以这么说。”

“绿色的山野,蓝天白云,小桥小屋......你的童年一定比较快乐,但是——”傅琳话锋一转,用严肃的口吻继续追问,“你思考一下,这真的是记忆里你故乡的样子吗?”

根据先前几次治疗观察,她发现患者本身属于较为隐忍的性格,军人的职业习惯又将这种隐忍进一步扩大,变为一种保守、抵触的情绪。

传统的渐进式谈话并不能解开患者的心理防线。

必须采取一些激进手段。

她从病历里夹起一张老照片,倒扣在桌上,若有所思地等待着对方的反应。

“那肯定不是完全一样......”

尉迟明半眯着眼,似乎在努力地回忆过去,半晌过后,他肯定地点点头道:“但总体上应该也差不多。”

傅琳用食指不停敲击着桌面。

这个回答在她的预料之中。

她翻开扣着的老照片,照片上能依稀辨认出与画中相似的乡野风光。

但不同的是,整张照片的天空都被染上了一层诡异的黑,无数虚影从半空中坠落,高大的树木被铅块样的金属物质压垮,断成半截的树干底端,密密麻麻的囊卵鼓起、破开,成群的虫蚁从中爬出。

人群四散而逃,一名抱着婴儿的中年妇女跑在最前面。

她那绝望而又空洞的眼神被永远定格在这一瞬。

“据我所知,你十八岁时并非是主动离开家乡,当时发生了一场灾难,对吗。”

“......对。”

“那你还记得那一天的事?”

“当然,我永生难忘。”

尉迟明用坚定的目光迎上女教授的疑惑。

“这有什么问题吗教授,我确实经历过一场灾难,但我的家乡已经重建了,那里的人们没有因为苦难而完全放弃。”

“不,这不是问题,问题是你——

你太平静了!”

傅琳无奈地闭上眼,声音中隐约透露出一丝焦急。

对方的表现看似很正常,但越是正常越说明情况严重。

她举起画纸和照片,将两者放在一起。

“创伤应激障碍,这是每个人最正常的反应,经历火灾后的人会惧怕火焰,险些溺亡的人也会本能地避开水塘。”

傅琳将画纸和照片一前一后叠加起来,平举到尉迟明眉前。

紧接着。

“哗啦”一声。

画纸被突然撕开!

露出照片上黑暗的天空与绝望逃窜的人群。

傅琳斩钉截铁地说道:“是你的潜意识在排斥那场灾难。”

而在她的对面,尉迟明仍旧一脸平静,情绪没有任何波动,甚至嘴角微微上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