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诊要经终论 16(1 / 1)

黄帝端坐于龙椅之上,眉头微皱,似乎心中有所疑虑。他看向岐伯,这位深谙医术的智者,缓缓开口问道:“岐伯,关于诊病的要领,我想听听你的见解。”

岐伯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回答道:“陛下,诊病的要领确实重要。根据天地自然之气的变化,人体的气血也会随之变化。比如在正月二月,天气开始回暖,地气也开始上升,此时人体的气血主要集中在肝脏。到了三月四月,天气逐渐温暖,地气也完全生发,人体的气血则主要集中在脾脏——尽管有些医书认为此时气血在心。五月六月,天气炎热,地气也达到高峰,人体的气血则主要集中在头部——然而,有医书指出此时气血在脾脏。七月八月,阴气开始增长,人体的气血主要集中在肺部。九月十月,阴气加重,地气开始收藏,人体的气血则主要集中在心脏——但《太素》中提及此时气血在肺部。最后,到了十一月十二月,天气寒冷,地气完全闭藏,人体的气血则主要集中在肾脏。”

黄帝听后,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继续问道:“那么,在不同的季节,我们应该如何根据气血的变化来进行针灸治疗呢?”

岐伯回答道:“陛下,这正是我要说的。在春天,我们应该刺激那些能够疏散气血的穴位,以及沿着经络的缝隙进行针灸,使血液流出,达到疏通气血的目的。如果病情严重,就需要通过针灸来传导气血;如果病情较轻,则可以通过针灸来循环气血。夏天时,我们应该刺激那些能够疏通经络的穴位,让血液流出,然后等待气血自然循环闭合。这样,疼痛之病必然得到缓解。到了秋天,我们应该沿着皮肤的纹理进行针灸,无论上下都使用同样的方法,直到达到气血变化的最佳状态。而在冬天,我们应该在经络的缝隙中进行针灸,如果病情严重就直接深入,如果病情较轻就稍微散开一些。”

岐伯顿了顿,继续说道:“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其特定的针灸方法,关键在于根据气血的所在进行施治。然而,如果违反了这些原则,比如在春天刺激秋天的穴位,就会导致气血紊乱,病情难以治愈,甚至引发其他病症。比如春天刺激秋天的穴位,会导致筋挛逆气,甚至引发咳嗽;春天刺激冬天的穴位,会导致邪气深入脏腑,使人感到胀满不适。”

黄帝听后,陷入了沉思。他深知针灸之道深奥无比,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于是,他继续问道:“那么,在针灸过程中,我们如何避免误伤五脏呢?”

岐伯回答道:“陛下,在针灸胸腹部位时,一定要特别小心,避免误伤五脏。如果不慎刺中心脏,就会导致气血循环中断,人会在五日内死亡;如果刺中脾脏,同样也会在五日内死亡;如果刺中肾脏,则会在七日内死亡;如果刺中肺部,也会在五日内死亡。即使刺中其他部位没有直接伤害到五脏,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即使病情暂时得到缓解,但一年内也必然死亡。因此,在针灸过程中,我们必须了解气血的走向和五脏的位置,才能避免误伤。”

黄帝听后,连连点头。他深知针灸之道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己在医术上的不足。于是,他继续问道:“那么,关于十二经脉的终末表现,你能详细说说吗?”

岐伯回答道:“陛下,十二经脉的终末表现各不相同。比如太阳经脉终末时,病人会出现眼睛上翻、身体反折、抽搐等症状,面色苍白,出现绝汗就意味着生命垂危。少阳经脉终末时,病人会出现耳聋、关节松弛、眼睛直视无神等症状。阳明经脉终末时,病人会出现口眼歪斜、动作异常、惊恐不安、言语妄诞等症状。少阴经脉终末时,病人会出现面色发黑、牙齿变长且污垢、腹胀便秘等症状。太阴经脉终末时,病人会出现腹胀、呼吸困难、嗳气呕吐等症状。厥阴经脉终末时,病人会出现中热咽干、心烦尿频、舌卷、睾丸上缩等症状。这些都是十二经脉气血衰败的表现。”

黄帝听后,对岐伯的医术深感佩服。他深知自己在医术上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于是决定继续向岐伯请教医术之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