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临朝称制(2 / 2)

问到礼节,是太常卿的职权范围,便见他出列道:“太常臣范敢告陛下,楚家故事,皇太后临朝称制,自称曰朕,臣民称曰陛下,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印曰玺,所至曰幸,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一如皇帝。”

“皇太后诏曰:可。”

“皇太后制曰: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今朕勉为其难,身担重任,只可为权宜,不可为久计,当早定嗣君人选。当立何人为君,诸卿畅所欲言,言者无罪。”

三公作为百官之首,太尉作为三公之首,平日里享受了最大的荣光,遇到事情的时候就无法观望,必须第一个上。

殿中安静了片刻之后,只见太尉邹璟出列拜倒。

他的话一出口就让一些人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只听他说道:“陛下,自古以来,皇位都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由大行皇帝论,最亲者无过于平、博二王。不过......平王现在奉孝崇皇嗣,若是让平王入继大统,岂不是让孝崇皇绝嗣?孝崇皇乃大行皇帝生父,此举为不孝,切不可为。博王奉博孝王鸿嗣,博孝王乃静陵生父,静陵为魏幽弑杀,天下都为他感到悲哀,我们又怎么能让他的父亲没有血食呢?这也不可。臣如今只想到这些,其他的还没考虑到,请陛下恕罪。”

呼~~~还好有了个转折,否则都不知道他的下场如何。

言者无罪,言者无罪,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有多少大臣是“死非其罪”的?

很多大臣遭难并不是因为他被判处的罪名,而是因为不定哪个时候得罪的君上。

老成持重者都对他的行为大摇其头。

虽然有些惊险,但结果好像不错。

“皇太后诏曰:此言大善。本朝以孝治天下,决不可绝孝崇皇、博孝王不得血食。”

这话说得,好像平王和博王就只有一个儿子,把他们过继过来两家就绝嗣了似的。

皇太后一锤定音,大臣们没有反对。

大臣们也不愿意平王、博王的儿子继承皇位,两位亲王都还在,让他们的儿子继承皇位只会让朝堂乱起来而已。坐在这个大殿中的大小臣僚,都算得上是现在秩序的既得利益者,只要没有侵犯到他们的利益,绝不会支持改变。

曹太监转而询问下一个人。

“伯始公,到您了,您有什么意见呢?”

所谓伯始公即官居第二位的司徒伏辽,字伯始。

虽然官位比邹璟靠后,但没有人会觉得邹璟的地位比他高,话语权比他重。

这位老臣已经快八十岁了,快三十年前,宪陵年间就已经成为了三公,历经过宪陵、怀陵、静陵和大行皇帝四朝。太尉、司徒、司空都做过,还不止一次。大行皇帝刚刚登基时还担任过录尚书事。

履历摆出来,天下也没有一个人比得上他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虽然早在六十出头的时候就致仕了,却还是一直被留在神都,在各种三公九卿的位置上打转。

他这一生,曾经从小吏成为三公,录尚书事,封侯,也曾经从乡侯、三公被贬为庶人,又从庶人被起复担任三公,恢复爵位,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起起伏伏,他一直能安稳,不只是因为只要有他在,别管皇帝、宦官、外戚、名士怎么闹,国事都能维持,堪称帝国压舱石,还因为他拒绝参与到这些决策,或者说利益交锋之中,只是做事务性的工作。

一些士人们十分幼稚,认为只要他这个五朝老臣加入士人的阵营,就能让他们在与宦官、外戚,甚至是皇帝的争斗中胜利,他们获得胜利,众正盈朝之后,国家自然而然就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所以对于他高坐干岸的行为尤为愤恨,评价他道“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伏公。”

他对于这些评价毫不在意,现在都快八十了,当然也不会违背自己的行事原则,掺和到立新皇帝的事情里面去。

“陛下,臣老朽不堪用,此大事,实不敢妄言。”

“伯始公何以称老,朕什么经验都没有,还得伯始公多多辅佐才行。”

这次却是皇太后亲自发声,虽然声音较小后排的人听不到,但不妨碍他们体会到皇太后对伏公的信重。

司空叔孙丰就在旁边,对伏辽说话了,皇太后也不好再让曹太监代述,要不可能就逼得这位三公辞职了。刚刚称制,逼走三公,不好说也不好听。

“伯应公,你觉得呢?”

“回禀陛下,大行皇帝乃孝崇皇之子,孝穆皇之孙,从孝崇皇后嗣中无法选出嗣君,那便从孝穆皇后嗣中选吧。至于该选何人,臣出身蔡地,从未去过河间,这就不是臣能知道的了。”

“诸卿以为如何?”

要传遍整座大殿,那就不是皇太后可以做到的了,于是只得曹太监再次出场代劳。

“可~~~”

所有人都跟约好了似的,一起发出这个回答。

“那便如此吧,曹卿,五日后常朝,让众臣提出具体的人选。”

“是。”

“皇太后制曰:五日后常朝,诸卿须提出人选,阐明其德行,不得有误。”

“臣领旨~~~”

“曹卿,接下来谈谈大行皇帝的丧礼、陵墓、谥号等事宜。”

“是。”

“皇太后诏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