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项梁的算计,驿道上的巧合40(2 / 2)

约莫小半个时辰后。

濮阳往白马津方向的驿道上,行走着一支队伍,旗手高举着墨色的“秦”字大纛,中军坐镇的领兵者,则是章邯的副将。

他这次带了八千士卒,哪怕是走陈昭奔袭白马津的故道,也很难隐匿成功,倒不如光明正大地走驿道行军,对楚军造成压迫感。

要知道章邯下达的命令,肯定不会异想天开,让他只靠着这八千人,就去消灭数万严阵以待的楚军,而是扼守住白马津附近的要道,卡住对方的脖子,以拖延住那些逆贼,就算完成了任务。

至于最终决战,则是等到后续濮阳城内整军完毕,增兵援助后,再发起总攻,将白马津的楚军歼灭。

章邯的指挥策略,看着类似于“添油战术”,但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现在两方不存在敌暗我明的情况,几乎是明牌在打,没有进行试探的必要。

而濮阳城内的秦军又存在尚未整合完毕的情况,让章邯不得不考虑实际情况。

因此先派出八千人去卡住关键的战略要地,再增兵援助,无疑是包围楚军的最佳方式。

“廖将军,我们这么大摇大摆地过去,是不是有些小瞧那些逆贼了。”一名千夫长问询,他和章邯副将当初是同一个百人队的,不过后者战功累积得更快,又得到章邯赏识,所以身份上有了差距,但关系并未疏远。

廖副将闻言,笑着道:“我们这次不会直奔白马津,去往的驻守地点,离逆贼那儿尚且隔着不短的距离,他们纵使察觉也无可奈何,除非举全力来攻,可这样的话,陈庶长渡河拿下白马津,那些逆贼困于荒野,恐怕将不战自溃。”

千夫长深吸一口气,仍有几分担心:“可那些逆贼若是提前设下埋伏呢?”

“必不可能。”廖副将不在乎地摆了摆手,“老张你这属于杞人忧天了,我们昨日做出的决策,今早就立刻发兵,而且也不是直奔白马津,不必担心他们提前做出埋伏,何况我也派出了斥候去前方进行探查,要是有埋伏的话,会第一时间回来汇报,而且我还真不相信,他们就三万人,能设下怎样的埋伏,把我们这八千人给吃下去。”

见着对方这副信心满满的模样,千夫长肯定没法再唱反调。

于是他只能附和道:“可能确实是我多心了。”

廖副将笑着道:“行军打仗嘛,多个心眼没错,但老张你就是太瞻前顾后了些,当年要是舍命拼杀,哪怕地位不比我高,至少也是个万将了。”

千夫长笑着摆了摆手,却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

并非是自己怯懦,可满腔勇猛又有何用,更重要的是机遇和运气啊。

当年他待着的那个百人队,现在只有四十七个活着,超过半数都不在了,难道那些战死的同袍没有舍命拼杀吗?

恰恰相反,他们就是太舍命了啊。

因此自己爬到百夫长之后,就开始“瞻前顾后”,导致后面的晋升开始变慢,可是想要好好活着,又有什么错呢?

不过这些话,千夫长并未说出。

……

“我们这是又绕到哪里来了?”项羽叹了口气。

他的方向感确实一般,经常性地出现迷路,因此行军奔袭,往往需要找寻当地人指路。

不过这次前往白马津支援叔父,路上的村县较为荒芜,尤其是到了濮阳一带,大多数百姓在楚军前来十,都逃入郡府之中,极少会留在村中。

因此没了向导,项羽就只能靠着拼凑起来的地图,沿着驿道去摸索路线。

哪怕他就是在项梁后一日出发,还是轻装简行,骑兵队伍,但硬生生是还没找到白马津的具体地点。

龙且默默跟在边上,他的方向感比项羽好不到哪里去,要是他在项羽判断方向的时候插嘴,一来一去,指不定半个月后就走回楚国了。

钟离昧倒是抬头望天,“项将军,白马津在我们西北方向,现在太阳在我们身右,所以这条驿道的方向是肯定没错的。”

“钟离将军说得有道理,既然大体的方向没错,那我们走就是了。”项羽放下心来,反正他们走的是驿道,只要总方向没错,那最终就不会偏得太远。

他们又行了大概三四里路,前方的斥候匆匆折返,低声汇报道:“禀项将军,前方发现大股军队,打着秦字大纛。”

项羽眼中露出一丝兴奋:“有敌情?他们大概多少人?”

斥候回道:“大概在六千人以上,队伍齐整。”

闻言,龙且对项羽道:“这股兵力八倍于我军,那我们接下来是绕道撤走,还是原地驻守,派斥候探查,等会去再走分叉道路?”

他这两个方案,都是很正常的思路。

如果是遇见六千溃军或者流民军,以及三千正规秦军,龙且都会想着偷袭试试,但现在秦军的情况,将他这样的想法给直接摁了下去。

他们这边就八百来人,去冲击六千多秦军,哪怕对方最开始没有设防,可只要稍微将阵型组织起来,就能让他们失陷其中。

项羽对龙且的建议充耳不闻,笑着道:“他们这几千人,大概率是和我们一样,朝白马津去的,哪怕今日选择避其锋芒,日后同样要在战场上交守,难不成我要选择畏惧地躲避,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嚣张离开?”

项羽深吸一口气,大声道:“诸位,披甲上马!”

这话一出,龙且知道他是做出了决定,不再多说什么,同样是披甲上马,手中握紧了长弓。

“随我冲杀!”待到众人准备完毕,项羽吼出声来,夹住马腹,奔驰飞速向前。

随即,驿道上响彻马蹄踩出的阵阵轰隆之声,惊起山林间无数飞鸟,直接扑向秦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