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生无常(2 / 2)

郁闷的小辰牵着小馨往街坊中央的“刘氏药馆”赶去。小馨的小手被小辰握着,感到害羞,并不抵抗,脸蛋红扑扑的,停下吃糖葫芦的动作,任由小辰拉着。

“刘氏药馆”是由刘魁李兰夫妇开办的,主意是小辰出的。这10年间,小辰可不是不明不白的小孩,因为熟读《百草录》,民间‘草药大全’。对草药,灵药,可谓是非常熟悉。加之洞府中的天然优势,他培养出不少‘灵药’但又不敢光明正大的使用,便研磨‘灵药’。没有储存条件,虽灵性会大量缺失,但比之普通草药,效果却好上3倍。于是与小馨闹着让夫妇二人尝试售卖。制作而成的药材,打包成对症的药方,出售各地。加之,刘魁李兰夫妇二人熟悉草药,时常进山挖取,或在县里购买,懂得辨认,为两小只制作药浴使用,开销也大,便也遵从了这一意见。

所以小辰在熟悉‘草药’‘灵药’的状态下。劝导夫妇二人,做着中医药材生意,不要再去官府上工了,毕竟小辰、小馨在小时候可经常见到夫妇完工回家,那浑身伤痕的模样,他们也只能尽自己最大的知识与力量为夫妇二人减轻压力。

当然,“灵药”此事还是保密的,先不管夫妇二人相不相信,但一旦暴露,惹来江湖之人,或官府,那么一家子都将面临人灾。并且“灵药”制做而成的药材,没有人看的出什么,只把他当作普通的草药,哪怕是医师也看不出什么,只能把矛头对草药的不同药力上做出合理解释。

小辰,小馨来到药馆门前,药馆占地约200平,牌匾红底,刻画典雅,苍劲有力的字体,正是“刘氏药馆”进进出出,热闹异常,有来往的村民,有县里的居民,也有外来的商贩。

药馆早也是挂上了两颗红灯笼,门栏贴上对联,窗户贴上喜联,门口延绵到街路也扑上红布,周围也摆上鲜花、绿植、四周也挂满喜庆丝带。两人步入医馆,在柜台打听了一下,便是知道,夫妇二人在里屋忙活。医馆在早些年,也聘请了人手;5个柜台、需5名人手,懂得药材分类与贮存,医师优先,学徒考察。也有3名打杂的伙计,依旧显得人手不足。片刻,毫无意外,有一名伙计认识小辰、小馨是主家的子女,立马狗腿的恭维上来,少爷、小姐,厢房里我为你们沏好茶了,一路辛车劳顿了。

行了,行了。这是药馆,不是红楼。该干嘛干嘛去。得嘞,小的这就告退。

小辰无奈,摇了摇头。当初是没有开药馆的打算。可是自从有人或医师,用了他这里的药材得到很好反馈,简直供不应求。原先夫妇二人是只卖去青山县,青水县,福幸县。但有心之人,利用信息差价甚至卖到开拓县,元培县等远方县城...

可谓是来回的跑,简直忙活不过来,结果还是供应不上。甚至于各个县里的官府文员,也购买他们售出的药材,反馈效果非常的好。‘灵药’损失灵性的药材,不只是用以疗伤、解毒、疗养之用,还有着许细微;强生健体、抵御病源、滋养筋脉,润静补骨,温养内脏,活血祛毒等诸多之用。甚至主动为夫妇二人办理相关手续,牛马货物车等交通管辖工具也供夫妇使用。毕竟药材在这里可谓是广泛使用,但效果都一般,需要定期服用几天才能出现效果,也不一定好。而夫妇二人所售卖的药材当天见效,在民间封为神药。

无奈,夫妇二人用积蓄开了家药馆,甚至聘用工人为他们送货,毕竟牛马驴车官府人员都自愿借给他们行事,但有个条件,药材要优先定期供应他们。

那成想,办着办着,药馆扩建,工人聘请,连带着村里经济也跟着发展起来。就成了如今的规模,真是世事无常,大肠包小肠。。。

小辰想着这些,也是满脸黑线。那处洞府的两块‘灵地’也是通过洞府主人韩天尊留下的日志所了解。幸好还能供应上,再多的话,真供应不上...希望老爹老妈不要被钱财迷惑了。

此时,小辰望向大厅中央的位置。

中央正刻写着一幅稳重又不失典雅的对联;

“但愿世间无疾病,宁可架上药生尘”。

——刘小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