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沉思(2 / 2)

此时时刻,吴求恩把对沈春的不满情绪,借着酒意彻底释放了出来:“他沈春没精力带研究生就别招啊,招到了还不管不问,还指导不了,这不是害人吗?看看人家别的团队,每星期都开会!导师写论文带着学生,学生跟着沾光!我们是学生写论文挂着导师,这不是笑话吗?!现在又偷偷摸摸给我们安排到马六甲那种破地方,是何居心?!”

吴求恩这么气愤倒也不是无缘无故。原本他想通过考研加入沈春门下,好好跟沈春学些专业知识,积累科研成果。没想到读研这两年来,总共就没见过沈春几次!更别说什么科研指导了,就算逮住导师问几个问题,也是答非所问,故弄玄虚。完全不是网站上介绍的那么厉害。

所以谈起导师沈春,吴求恩都是直呼其名,毫不掩饰他的反感之情。

沈春现在的研究生团队共有五个博士、七个硕士。大师兄刘誉博六了,还没一篇科研成果,每天焦虑的开始烧香念经,精神怕是出了点问题,能不能毕业都是个问题。大师姐李细博五了,每天倒是泡在图书馆学习,但也是颗粒无收,没啥成果,也不知道她剩下一年能不能迸出个火星,迸不出个火星,只能肄业回家,六年时光算是白白费了。

科学研究这条路啊,并不好走,也并不适合每个人,很多人读博前都是一片雄心壮志,进去以后才发现自己压根不是做科研的料,最终导致进退两难。而且不见得本科、硕士期间成绩很优秀的学生,就一定适合读博,每年博士没毕业的一大堆,也有不少中途退学转行的。

马一飞是天生对知识敏感,聪明、悟性高、爱学习,考上博士后,看导师天南海北的乱跑,也没多少精力指导学生。知道导师是指望不上了,只能靠自己,于是拼命学了一年,硬是闯出个方向,带着师弟师妹做出点成果,同门的其他五个硕士压根也没兴趣搞科研,混混日子等到毕业就工作去了,所以并不是很熟悉。

换句话说,考入沈春门下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完全是靠个人造化,能发展成啥样是啥样,因为沈春已经很多年没搞科学研究了,少说也得七八年了。他手下这些研究生都是自己干自己的,有点散养的感觉。至于个学生在做什么方向的研究,他也不清楚。如果学生想有问题找他指导,他也指导不了。因为对于一个科研工作者来说,七八年不关注前沿的东西,基本上告别科研了。

那为什么沈春在生物圈名头这么响亮?主要还是他的社会关系硬。硬到什么程度?几乎全国各地都有他的朋友,而且很铁!所以不论什么级别的生物科研会议,只要沈春在,那必须是首席嘉宾。

因此沈春这次安排马一飞等三人去马六甲大学进行联合培养,马一飞首先想到的是,他在搞人情关系。本身那边生化学院院长龙焕新就是沈春的老同学。

可联合培养能搞什么人情关系?龙焕新在国际上那也都是响当当的大人物,比沈春至少高两个段位,完全不愁招学生啊!只要在网站上分布个招聘公告,“龙焕新课题组招博士”!这发到他邮箱的简历当天就能挤爆!而且当下的北开大学生物学院就有不少博士生削尖了脑袋想过去!

所以,这次联合培养不见得就是个坏事。可为什么马一飞三人总觉得心里不太痛快?

一是,当初他们已经和沈春商量好去耶鲁大学了,而且都联系好那边的迈克黄教授了,沈春究竟是和原因临阵变卦?;

二是,整个过程,特别是申请手续,都是沈春代为办理的,并未经过马一飞三人同意,这难道没什么猫腻?

三是,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龙焕新虽然很厉害,但是研究方向和马一飞完全不在一个领域,这点沈春也是很清楚的。这样的合作,短期内难出成果,想必龙焕新也很清楚这点。那这样安排到底是何用意?

不知不觉,马一飞和吴求恩都都各自喝了七八罐啤酒了。借着酒意,吴求恩又在那历数了两年来沈春对他的精神折磨,那是滔滔不绝,唾沫星乱飞。

马一飞反而是喝酒越多、思维越活跃。每次遇到人生中的难题,他总是喝几罐啤酒,找找灵感。他脑子高速运转,像飞奔的齿轮,琢磨这个事的关键所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