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才惊众人(2 / 2)

刹那间,郭嘉仿佛醍醐灌顶一般,一时间竟驻足呆愣了起来。

良久,郭嘉才回过神来,面色激动。

紧接着,郭嘉便再度拱手躬身,欣喜说道。

“先生高见,奉孝受教了!”

言罢,竟又朝宁澈深鞠一躬。

随后,不等宁澈相送,便匆匆离去。

“这,这是咋了?”

……

翌日,曹营。

旌旗随风沙飘扬,号角声也随之飘荡。

大战将既,每个人的心情都十分沉重。

忽然,一阵马蹄声传来。

只见一名斥候正骑着快马,脸色焦急,匆匆朝中军大帐赶去。

营帐内,曹操正独自一人整袍擦剑。

“报!袁绍起水陆两军各十五万,意图黎阳!”

闻言,曹操瞳孔猛地一缩,神色变得无比凝重。

袁绍起兵直扑黎阳,对曹操来说无疑是危险的。

不仅使其原本部署被全部打乱,更导致曹操随时有腹背受敌之险。

曹操深呼一口浊气,单手扶额,沉声开口。

“路途遥远,汝且先退下休息吧。”

“诺!”

看着斥候离去的背影,一时间曹操竟有些不知所措。

“左右,召集文武商讨大事。”

曹操坐回主位,颔首沉思。

……

“丞相,丞相?”

曹操寻声抬头,才发现一众文武皆已齐聚。

“诸位,恶战将临。”

言罢,曹操便将军报递予随从传达。

一时间,营帐内鸦雀无声,针落可闻。

宁澈则是静静站在一旁,看着众人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诸位,可有计策应对?”

曹操扫视众人,扶额问道。

今袁绍发兵黎阳,令曹操陷入两难之地。

若派兵阻拦,那么奇袭乌巢的一事便会彻底落空。

若不管不顾,那么便会置许昌于险地。

而无论曹操选择哪一种,似乎都只有一个结果。

这些众人都心知肚明,可无一人胆敢挑明。

“丞相,依臣所见,不如孤注一掷,直捣乌巢,方有一线生机。”

荀彧面色坚毅,语气决绝。

众人纷纷惊讶,不敢置信这话会是出自一向稳重的荀彧之口。

对此,曹操眼眸不定,并未回应。

“丞相,若弃之黎阳,许昌便岌岌可危,望丞相三思而后行。”

钟繇拱手躬身,上前反驳。

言罢,引得不少人纷纷附和。

“可若是回防许昌,迎敌袁绍,无异于以卵击石。”

程昱上前禀告,显然其更支持荀彧所言。

一时间,众人对于对此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听着各方的争论,曹操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只是一双虎目不停扫视众人。

忽然间,平静如水的宁澈吸引了曹操的注意。

“宁澈,汝认为我军当退当进?”

曹操一言,营帐内霎时便安静下来,众人目光也聚集与宁澈身上。

而宁澈没有着急回应是进是退,只是先问了一个貌似无关紧要的问题。

“丞相可有死战之心?”

说着,宁澈气势一变,眸光中似乎都带有寒芒。

如果说先前的宁澈是一潭静水的话,那么现在的宁澈则是汹涌澎湃的狂潮。

而一旁的众人都纷纷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威势。

曹操并未受到宁澈的影响,而是大袖一挥,沉声开口。

“当然!”

“孤不仅要与其死战,孤更要赢!”

“除贼灭奸,还天下百姓一片净土!”

曹操不愧是当世枭雄,气势磅礴且更有帝王之色。

闻言,宁澈缓步来到中央面对众人。

“既如此,公有十胜,绍有十败。”

“袁绍之兵虽多,不足惧也。”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愣住。

可曹操闻言,却目露精光,猛然起身,连忙开口说道。

“先生试言之?”

言罢,宁澈上前一步,昂首挺胸。

接着对视曹操,朗声道。

“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

闻言,众谋士连连点头,程昱更是开口称赞。

“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

“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公纠之以猛,此治胜三也。”

“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四也。”

“绍多谋少决,公策得辄行,此谋胜五也。”

“绍专收名誉,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此德胜六也。”

“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七也。”

“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

“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九也。”

“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十也。”

“公有此十胜,欲败袁绍有何难哉?”

宁澈一言一步,十步下来,已至曹操跟前。

而营帐内一众文武则仍旧沉浸其中,久久尚未回神。

“先生大才,受孟德一拜!”

说罢,曹操便退步躬手,拱手行礼。

此时的曹操从未觉得自己如此有力,原本些许佝偻的身躯也变得笔挺。

更是一扫愁容,自信无比。

“不错!孤有十胜,绍有十败!”

“优势在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