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挂冠宰相泽青溪(2 / 2)

从此商大人辅佐三代君王,从同僚间微带戏谑的小商大人开始,到成为让人不得不佩服其能谋善断的商大人,再熬成位高权重犹如泰山北斗的商老大人,大炎国有如此蒸蒸日上的国势,商禄的鞠躬尽瘁功不可没。直至前些年商禄身体抱恙,自感年迈体衰不胜案牍之劳,才引病致仕,大炎国第五朝皇帝,也是他辅佐的第三代皇帝,崇德帝对这位年老的宰辅再三挽留,但商老大人三次坦言自己年迈神虚,久居高位必误国家大事,皇帝见商老大人言辞恳切在情在理去意已坚,又帮着自己选好了新一任宰辅,这才放商老大人回乡颐养天年。

小商大人,商大人,和商老大人在朝的时候,每年都会关注青溪县的民生,这么多年陆陆续续给乡里修桥补路扶弱济贫的实事做了许多,虽不曾留名,但日子久了人们多少也会发现有好些事情是商老大人的手笔,自是更加敬仰。

张诚这一病,李郎中敢把张木匠往退休的国字号官员那里引,也正是对商老大人的品行有足够的信心,确定商老大人家门槛不会那么高,对有难处的乡里乡亲而言不会那么难进。

听了李郎中这一提点,张修恍然大悟,对啊,有商老大人在,何愁没有名医?连忙准备去商家登门拜访。

当然了,商老大人固然平易近人,可乡亲们不能不知礼数,况且这也是人托人的事儿,张修做木匠多年,大门大户也进去过几次,知道这时候虽然心急,可也不能直接背孩子去老大人家,商老大人年事已高,背着病人上门太失礼了。

张修就近找张诚的教书先生写了个拜帖,拜帖里稍稍点了一下是恳请商老大人身边的高人名医来看看孩子。他琢磨着先把拜帖写好,回家看看张诚有没有什么状况,倘若张诚依然只是昏睡,就托邻居帮忙看一下张诚,自己去商府送上拜帖去请高人诊治。最好能直接在商府那里找到高人在哪里,直接请回家,他知道如此操作怕是不怎么规矩,但那也是尽力了,料想商老大人宽宏大量,不至于责怪自己一个木匠礼数不周。至于会花多少钱,唉,为儿为女,哪怕是下半辈子给人当牛做马也认了。

让他惊喜的是张诚自己醒过来了,能吃能喝能说话会认人。哎呀呀,人最怕的就是失去心头所爱。张修丧妻之后,只此一子,此番失而复得,端地欣喜若狂。什么拜帖啥的都记不起来了,就只记得等儿子吃完饭再去瞧瞧大夫,至于大夫是谁,一时间也记不得。

他记不得,张诚的私塾先生可记得。这位先生姓周,名树,字雪之,也是个有才学的,只是自忖不是个当官的料,又是个安贫乐道的性子,所以参加过一次科举不中,也就没再去尝试。这位周先生和商老大人相识,商老大人甚至还曾亲口问过他要不要进官场做幕僚,却被周先生婉拒了,可以说是熟人。若没有这层关系,周先生也不会把私塾的学生带到商老大人那里去做劝学勉励。

张修请周先生写拜帖,拜帖上怎么措辞是周先生的功力,拜帖后面的用意对周先生肯定是要坦然相告的,周先生这才得知自己看得重的好大儿,不不不,好弟子张诚今天没来居然是回家就昏倒了。心里着实挂念。周先生没说张修找自己写拜帖好还是不好,只是顺着张修的意,遣词造句妥妥帖帖地把拜帖写好,送走张修。心里早有打算,这弟子昏迷不醒老师也心急啊,还等什么拜帖礼数,直接去找商老大人得了,自己骑驴直奔商府而去。

周树周雪之先生,商府的门房是认得的,也没阻拦,直接去府内通报去了,不一会儿就回门口请周先生进府。

商老大人前一天上午拜祠堂,下午勉励青溪学子,晚上不曾会客,休息的比较早。今天上午有客,午饭前送走的,午饭后原本按照在京的习惯,一般会午休半个时辰,所以午饭后一般不安排会客。此番返乡,没了官家政事的羁绊,倒是精神好了很多,也没睡觉,周先生此时来得正是时候。

商府前院会客厅,两人落座,仆人上茶。

“雪之,来得正好,老夫昨天见你那些学童敦厚温敏各有胜场,想来也是你循循善诱,教导有方啊。不由得忆起自己幼时读书的光景,还想着和你约个时日,去你私塾上听听书声呢。”商禄全无架子,让人如沐春风。

“老大人谬赞了,学生不才,今日来府上实是为了在下的学童张诚无故昏睡一天至今未醒,坊间医师束手无策,恐误了孩子,想请府上的杏林妙手去诊治一番。”周树知道商老大人是个开明的,遂开门见山直抒主题。

“哦?竟有此事?这张诚,可是昨天你带来那个启蒙三年的张诚?”商禄严肃起来。

“正是此子。不知为何,张诚昨天回家之后便一睡不起,水米不进,今早其父张修沿医施以针砭之术,毫无反应。”周树回答。

“且随我来。”商禄听完,便拉着周树的胳膊从会客厅后门走出,对着中院西厢房朗声道:“木心老哥,鸿赞这厢叨扰了。”

一个淳厚的声音从房中响起:“呵呵呵,鸿赞老弟,何谈叨扰啊,快快请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