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1(2 / 2)

因为上世纪70年代的一些影响,以至于让王旭拥有了快乐的童年,他的父母一直忙于百废待兴的经济文化建设。没有心情去管理王旭的精神文明建设。在他回忆那段时光的时候,除了快乐这两个字。其他的竟然是空白。

从有记忆开始王旭就是和你奶奶长大的,他依然记得他最喜欢的事情是从身后抱着爷爷摸他的胡须。有时候爷爷打扑克,赢了街坊之余会给他买一毛钱一包的甘草杏。那时候王旭一边享受他的美食,一边望着天空,在他的记忆里那时候的天空是湛蓝的,幼年的王旭在湛蓝的天空下,明媚的阳光里。自由的疯长。

王旭是上学后的名字,他小时候的名字叫豆豆。他最喜欢的是豆豆这个名字,每当奶奶站在院门口中气十足的喊:“”豆豆,该吃饭了“”。浑身泥土的王旭就会停止一切的活动往家里赶,避免奶奶的絮絮叨叨。王旭的户外活动在他的眼里是充满惊险和刺激,那时候的王旭生活在一个很大的家属院里,同大多数的孩子一样。王旭很在意那时的集体生活。在大人上班的时间,这群孩子就成了这院子里的主人。在他们大院的后面有一个著名的食品厂。那是他们流连忘返的地方,在顶楼的仓库,那是他们的食堂。他们会拿吃剩的糕点玩起打仗的游戏,直到有一天飞出的糕点,不幸的砸到食品厂厂长的头上。厂长茫然的抬头就看到了在窗口里同样茫然的王旭。这个偶然发生的事件使王旭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导致王旭的爸爸从外地回来,快乐童年宣告结束。

可能每个孩子在人生的成长阶段都少不了幼儿园这个环节,也许这就是踏入社会的开始,人情世故的练达,在此时可见一斑。每个人的情商在那时候就体现的淋漓尽致。王旭显然不是情商的高手,在他以后的成长道路上也证明了这是他的弱项。从他第一次接触中国典型式的灌输性教育开始,他的表现就和这已经流传了几千年的体系,格格不入。

王旭的悲惨故事。是从点名开始的,那时候老师和学生为了表明彼此在那个集体中的地位和身份的悬殊,师生之间的第一次交流是从那个园脸女老师带着明显有地方口音的普通话 ,非常严肃的训话开始的。王旭显然还没搞清楚状况,他的注意力完全在老师圆圆的脸上,此时此刻在他的眼里。老师的圆脸已经幻化成食品厂里刚刚发好的面包,他沉醉于对过往无限感慨的回忆。圆脸女老师很快做完了短暂的训话,看到孩子们紧张的笑脸。她对自己的表现深感满意,于是开始了点名,当时的孩子们简单的名字,很大程度帮助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师。当时的孩子喜欢起简单的名字,导致中国的孩子总是在不同的场合遇到同名同姓的人,以至于备受困扰。在今天,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给孩子起生冷偏僻的字作为名字,附带的结果是老师为了避免叫错或者叫不出名字的尴尬。采用了更为科学方式--自我介绍,当然当时的王旭得不到这种展示自我的机会。

到。听到孩子们清脆的回答,女老师满意地点点头,这种简单的交流显得相当有效率,也许可以提前下课去菜市场买菜。当时的中国还没有大型的超市,想买到新鲜的食品仅有钱是办不到的,还需要早点去。“王旭”。园脸老师光扫视了全场,但是显然没有人回答。“王旭”老师明显提高了音量,王旭此刻还深深沉醉在自己的幻想中。王旭此时盯着老师的脸,带着甜蜜的微笑,仿佛还沉浸在面包的香味之中。王旭在吗?老师的声音中已经明显带着严厉的味道,尖锐的声音让王旭如梦初醒。他突然想起这好像是自己的另一个名字,惊慌失措的他慌忙站起。却突然忘记了自己该干什么,他挠着自己的脑袋看着周围都忍着笑的同学。我,我在这儿。王旭结结巴巴的回答,迎来的是同学们集体的笑场,女老师显然对这个破坏的课堂良好纪律的孩子一时难以接受“王旭 你给我站起来”。圆脸老师决定对破坏者作出惩罚。但她显然没有顾及到不知道纪律为何物的王旭的爆发。

王旭受到哄笑声的刺激和惩罚的打击,只觉得热血上头,愤怒的他用力的一拍桌子想用力掀翻它,但幼小的力量迫使他退而求其次。只能掀翻自己的凳子,他像个英雄一般走出了教室,留下了目瞪口呆的老师。和他还没有开始同学的同学。他甚至没有来得及回头看一眼他以后再也没有来过的幼儿园,即使那里有他日后刻骨铭心的爱人。也许在那个春天的上午,当她目送他英雄一般离开的时候,也未曾想到。他们的缘分从那时已经开始了。

在王旭反抗权威的历史里,这绝不是场面最宏大的一次,但一定是结果最悲壮的一次。他的爸爸赋予了他有生以来最痛苦的一次毒打,在他日后的记忆里。他依然能记得起他父亲如何一脚把他踹到街上,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虽然不能收服他的心,但的确收到了表面上的明显效果。王旭表现出对自己行为痛苦不堪的忏悔,他的演技在那时候已经收到很好的效果。显然圆脸女老师不能接受这样的害群之马。王旭也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当他的同龄人都围成圈扮演祖国花朵的时候。他只用他幼小的肩膀背起了沉重的书包。站在了通往独木桥的起跑线上。

他上学了。

王旭 ,他五岁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