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绿云的一些特质 11(1 / 2)

在苏市国家研究所水质办公室里,一位嗓音独特、仿佛电子合成般缺乏起伏的女士,正与易教授交谈着。

尽管她的声音悦耳且穿透力十足,但那始终如一的腔调和始终挂着的微笑,让人觉得她仿佛是个机器人,连眼镜片后的双眼都未曾眨动过。

“您还记得邮件里提到的第一件事吗?就是有艘渔船在海湾发现大量死鱼浮在海面上。”女士语气平平地说。

“那些死鱼样本已经做了全面检测,没查出有毒物质,也没发现缺氧迹象。按理说,水温骤降可能导致这类情况,可最近并未降雨,排除了这个可能性。”

“海水水质报告显示氢离子浓度偏高,但即使考虑到化验误差,这也不至于导致鱼类大规模死亡。”

易教授坐在女士对面的沙发上,面前茶几上摊着女人刚递来的数据表。他琢磨着:“从取样日期看,大概是在发现死鱼两天后进行的,那段时间海水可能已经被潮汐稀释了氢离子浓度,对吧?”

女士脸上的笑容微微加深,似乎洞悉了他的想法:“易教授,您是不是怀疑这些死鱼与近期出现的‘绿云’有关?”

大约半月前,北海上方突现一片规模颇大的绿云,引得沿岸居民纷纷驻足观看,甚至有人拍照上传至网络。这片绿云发展迅猛,颜色时浓时淡,扩张、收缩速度之快前所未见,尤其是十天前那片,几乎瞬间消散。

教授在研究这些照片时,清晰地看到绿云像一只巨大的触手,延伸出一条翠绿的长尾直插入海面。次日,这片海域便发现了大量死鱼。

“鱼类大规模死亡并非罕见现象,或许这次恰巧与绿云同时发生,纯属巧合。”女士淡淡回应。

易教授并未被这冷淡的态度影响,坚持道:“当然,若草率断定两者无关,也不是严谨的科研态度。毕竟,对于绿云的研究尚处初级阶段,任何细微之处都可能隐藏关键线索。”

女士语调一变,如同学术会议上质询发言人的学者:“那您能否具体阐述,如果绿云确实与死鱼事件有关,其作用机制会是什么?”

易教授正等待这样的挑战:“目前,各国研究者普遍认为绿云内部存在高浓度二氧化碳,由细菌活动产生,加剧全球变暖,进而威胁人类生存。但这并非我的观点。”

女士嘴角轻挑,显然对易教授的观点不以为然:“哦,原来如此……”

易教授并未受其影响,沉稳道:“关于此次鱼类死亡的具体机制,我有一个初步假设。”

“请等一下,您是想说,绿云中蕴含的高浓度二氧化碳随着气流降落海面,引发局部海水短时间内酸化,这可能是导致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女士微笑着反问道。

“难道您不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吗?”易教授坚持自己的观点。

女士仍维持微笑,头轻轻侧向一边:“但当时并无形成下降气流的气象条件啊。”

“我们要考虑到,绿云自身或许能产生这种下降气流。”易教授解释道。

女士有些惊讶:“您的意思是,绿云还能自己决定降到海面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