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不可不谨慎-118(1 / 1)

沉寂了这么久,自己也是时候和土著沟通沟通感情了。至于路怎么走,应该买本毛选借鉴借鉴,可不管怎么走,高层没关系,农村包围城市是必然的。林呦呦清晨醒来,一天的计划,差不多在脑海里基本形成了。

林呦呦刚吃过早饭,元宵、汤圆就回来报到了。说了侯府那边三位主子对“夫妻肺片”的反馈,林呦呦没什么态度。元宵、汤圆都会做了,侯府那边想吃自己在府上做呗,没有后续的事,她不用太过脑子。等元宵依言下去了,汤圆犹犹豫豫地没走。

林呦呦挑眉,道:“汤圆,这是怎么了?世子为难你了?”很是好奇。

汤圆道:“那个,那个,婢子也不知道世子是怎么想的。今早小厮多福转告婢子,说是以后每天世子那边都会派人,过来取午饭。还说,和姑娘您说一声,姑娘听得懂。婢子真的没说瞎话,一字都不错,真的,多福他就是这么和我说的。”很是为难。

林呦呦也没想到,孔吉他这么有执行力,一个晚上,还不到,人都指派好了。道:“知道了。我会和秋月说的。等侯府派人来取,你帮忙递出去就是了。过程里不假他人之手,这是我要和你事先言明的。如果因为你,中间传菜,出现了什么饮食的安全问题。我是不负责的。”责任得划分清楚。对于侯府,世子这么重要的人物,她可担不起责任。

汤圆道:“姑娘可以放心,已经安排好了,来取饭的,会些拳脚,大门都不经过的。”不过大门,那自然是翻墙喽?唉!也就林呦呦住的偏僻,离鲜有人迹的巷道近,促成了这种便利。

送饭?第一个跃入脑海的就是过桥米线。据说在清朝那会儿,有个秀才,为清静好读书,白天总是呆在城外一处,湖心岛上。他的妻子,常常煮了他爱吃的米线送过去,给他当饭吃。由于路程的原因,等新鲜热汤刚出锅的米线,到了秀才读书的岛上,米线已经不热了,再爱吃的东西,凉了,也吃不下多少了。送了几次,没办法,也就只好换了。直到有一次,偶然,送的鸡汤的时候,妻子发现,鸡汤上覆盖的鸡油,可以让汤保持温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还能更美味。饱了温的同时,青菜、肉片还都不必担心煮过火,真是一举多得。后来为纪念这位贤妻,把这种做法叫做“过桥米线”。因为通向湖心的小岛,要走一座桥。

林呦呦前世第一次被普及米线的这种吃法的时候,回的是什么?“贤惠的女人,更适合给秀才做老婆。这样,贤惠才不容易被忽略,被认为理所应当。”当时,对面的女强人客户,什么反应来着?先是僵住了,然后拍了桌子,道了一句:“找不到合适的秀才,就自己赚钱自己花。”两个人哈哈大笑。惹得堂内食客。频频回头。

林呦呦挥挥手,让汤圆下去忙自己的。叫来秋月,吩咐道:“今天,午饭你辛苦些,额外准备三人食的过桥米线。等汤圆带人过来,你再烫起来。这样送过去吃的时候,也不怕凉。至于明天做什么?你今天在那人过来取饭的时候,顺便了解一下,他们带饭的能力,汤汤水水的能不能带?从飘香院的小厨房,到那边的餐桌,时间上可不可预测。然后根据情况,决定明天做什么。先这样,试着做吧,磨合着,什么好,自然而然就出来了。”时间不太够,她得去听雨轩报到了。

秋月在一旁,默默地记着,看林呦呦说了就走,知道她着急,也没纠缠,反正都是要磨合,米线的配菜下什么,自然也要试着来了。林呦呦要庆幸,真要有时间被秋月问起来,她哪知道孔吉爱吃什么?只能给一句:不能挑食,营养要均衡!打发了事。

秋月得了令,带上汤圆到大厨房买菜。选了方便切成薄片儿的肉,和一看就能烫熟的鸟蛋,一些青菜。最后才精挑细选,选了一只最肥的老母鸡,才回去。老母鸡收拾干净,下了锅,开始炖上烫,才得喘息。

秋月对着汤圆,道:“汤圆儿,你知道这米线谁吃吗?在大厨房买菜的时候,你也没出个声儿。光我一个人下手选了。”探个底。

汤圆道:“世子吃,会不会吃的时候分给别人就不知道了。我怎么选?秋月姐姐,我也不知道世子喜欢吃啥啊。”一副啥也不懂,啥也不知道的样子。

秋月道:“那可是真磨合了,两眼一抹黑。”做东西的乐趣,就是做出来,不浪费。喜欢的东西才会不浪费,不知道吃的人的喜好怎么行呢?把会做的都做一遍,之后点餐?就怕是个贪的,要尝尝下一个。或是个对吃要求不那么严的,什么都行。总之,什么都不说。就要一直折腾着做新的吗?不对,自己只要听自家姑娘的就好,对,爱好做吃的,可以更专一一些,只爱好给自家姑娘做吃的,做姑娘喜欢的。其他的,只看作是练手就好,不用反馈了。

秋月对练手菜可以不求反馈,林呦呦的土著合作,不能只出不进,没反馈。法令只能滞留在管理层,而不能颁布发出的,称为被蒙蔽;法令发出,而执行情况不能反馈到管理层的,称为被壅塞;法令只能发出去,而不能得到贯彻实施的,称为被牵制;法令得到实施,而执行情况反馈到管理层,却不能传到自己手里的,称为被阻隔。管理,出现了蒙蔽、壅塞、牵制、阻隔,并不是说,有人真的敢对自己的关门闭户围追堵截,而是只让法令不能得到贯彻实施。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就说明,自己不能招揽贤才、未能任用忠心之人。作为团队中最大的管理者,对于法令,不可不谨慎。法令可是自己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和孙家姑娘的合作,就是在这一朝代的一次试水。更多的是旁观,学习为主。看看孙家姑娘对自己的门店有多少自己的掌控权。

结束了上课任务,林呦呦邀约和孙家姑娘一起走一段路,在路上顺便就说了,想把凉皮这种夏天的吃食,拿出来和她们合作。如果感兴趣,可以找一天,做两份,同时煮一些绿豆汤,搭配着,请她们尝一尝。两位姑娘,约在了第二天中午,一起吃午饭。说好事情,就各自散了。

林呦呦回来,吃着自己昨天就和秋月定好的午饭。听着秋月讲,她给送出去的过桥米线,搭配了什么配菜。听着鸟蛋、里脊肉片、鱼肉片儿、牛肉片儿、青菜什么的。还特意强调,怕温度不够,瓦罐还特意在锅里煮了煮呢。

林呦呦就好奇,这么烫是怎么带走的?汤圆给解了惑,用竹编的篮子,带走的。稳得很,烫过墙的时候,都一点儿没撒出来。林呦呦心里感叹,世子手里人才真是多。一个取饭的,都这么深藏不露。

林呦呦吃完午饭,吩咐元宵,明天出面招待孙家的姑娘吃凉皮、喝绿豆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