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章【诛杀令与通幽桥】(2 / 2)

“姜和,死。”

苟记羊肉店前,有一座通幽桥,横跨通天渠十五丈。

姜和领着邻家妹妹和爱徒,踏上了这座颇具争议的青石桥,桥上有两位老者正在谈论此桥的一些往事,他听到的事情原委大致如下:

“据说此桥是二十年前雅善坊西岸的陈员外出资修建的,陈员外乃武将出身,晚年却极好收藏字画,后因往返东、西两岸不便,于是陈员外便修了这么一座石桥。”

“西岸大多是粗人、俗人、庸人,他们大多疲于生计,为几两碎银劳碌,东岸有些个文人雅士,嘲笑陈员外一介粗鄙武夫,却学这等文雅做派,于是便戏称这桥为‘俗雅桥’。”

“直到后来,苟记羊肉店来了位奇怪的中年剑客,戴着斗笠,背着一把很大很重的剑。”

“剑客从堂倌口中知道了此事后,并没有说话,只是提着剑,在桥上刻下了半句诗,而后又在桥上盘坐三日,只要有文人雅士们从桥上走过,剑客都会问他们一句话:‘此桥叫何名?’”

“但凡只要说出‘俗雅桥’三字,剑客也不多废话,直接将人往通天渠里一扔,再捞起,然后又继续问上一句‘此桥叫何名’,直到对方说出‘通幽桥’三字,方才罢休。”

“没人知道剑客为何要这样做。”

“对于剑客的荒唐行径,也有‘行侠仗义者’去打抱不平,奈何剑客的三尺巨锋,如同一道巨堑,让这些人平不了。”

周以宁倒也还是第一次听闻隐藏在“通幽桥”背后的故事,有些愤愤然道:“姜公子,这剑客好生荒唐,管得也太宽了吧!”

姜和笑道:“这不过是世人对他的误解罢了。”

周以宁感觉自己仿佛捕捉到了什么,疑惑问道:“姜公子,此话怎讲?”

姜和说道:“我没猜错的话,他应该也是位读书人。陈员外喜欢收藏字画,这件事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旁人也无权干涉。问题就出在那些抓住陈员外武将身份进行嘲讽的人,并将其放大,本就目的不纯,心思不正。东岸那些所谓的文人雅士,其实是不愿意看到西岸的人跟他们有同样的兴趣爱好,也不瞧瞧你西岸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凭什么跟我们有同样的喜好。长此以往,西岸的人就会逐渐失去追求知识的渴望,各司其职,按部就班,为了谋求活下去而麻木的活下去。但是人人都有追求知识的权利,尤其是作为读书人,更不应该去亵渎这种权利,想必那位剑客正是因为明白了这一点。儒家有“一宫七十二书院”之说,有教无类,尤其是“一宫”中的月鹿学宫,更是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圣地。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任由事态发展下去,最终受损的将会是儒家的名声。”

周以宁本就聪慧,还是白玉京有名的才女,此刻听完姜和的话,也义愤填膺起来:“那些人的心思真龌龊。”

姜和笑而不语,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画虎画皮难画骨。

至于小土豆嘛,完全听不懂自家师父在说些什么,早就跑一边去了,盯着通天渠里时而从她眼前游过去的肥美鱼儿,哈喇子都流出来了,只因那些鱼儿在她眼中,全是美味可口的烤鱼啊。

此前站在桥上的那两位老者,此刻也是毫无掩饰的盯着姜和,此子心思缜密,见微知著,修为不俗,是个不错的苗子啊。

此刻姜和在他们眼中就是一块璞玉,只是不知已雕琢否。

其中一位紫袍老者立刻就走了上来,笑吟吟问道:“小友,老夫李斯,不知小友可否有师承啊?”

姜和转身就走。

李斯?

我们很熟吗?这里又不是大秦咸阳城。

然而周以宁听见这名字,却是瞪大了眼睛。

我滴个乖乖,活生生的内阁次辅啊!她双腿都有些微微发颤,我是跪呢?还是跪呢?

姜和察觉到了邻家妹妹的异常,心中无奈的叹息一声,停下了脚步,伸出手轻轻搭在她的肩上,周以宁顿时觉得全身变得无比的轻松。

周以宁朝姜和投去了感激的目光,旋即眼中又充满了担忧。

一旁的青衫老者将这一切尽收眼底,跨步上前,拉着姜和的手就说道:“小友,老夫韩非,添为月鹿学宫祭酒,小友可否有兴趣去月鹿学宫啊?”

紫袍老者心中暗骂一句:无耻老贼,你玩不起,你自报家门,你......

姜和不动声色的把手抽开,这老头来头不小啊,不由得吐槽了起来,你老夫子不好好待在学宫里皓首穷经,大老远跑到帝都来摸鱼啊!

他知道这老夫子在儒家的地位非常高,便宜师父口中多次提起的“书呆子”,就是不知道他胸中的浩然气到底有多雄厚。

“原来是韩先生啊,小道姜和见过韩先生。”姜和决定先怂一下,毕竟这老夫子蛮厉害的,打是打不过他的。

韩老夫子一听这话,脸上的笑意顿时消减了两分,一脸惋惜道:“小友既已入道门,倒是不好去月鹿学宫了。”

好滑头的小子。

紫袍老者见缝插针,说道:“小友,老夫乃是内阁次辅,我朝尊儒奉道,小友可愿入朝为官?老夫定当在圣人面前亲自引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