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杏花巷里(1 / 2)

许天冬从小生活的这座城市名叫建安市。

即便是放眼全国,也属于是那种经济吊车尾的十八线地级市,06年这会儿,不少地方都还显得有些破败。

公交车从城北一路驶向城南,越往南走,就越像是走在某个小县城里。

等到许天冬从车上下来时,入眼已经看不到几栋高楼。

这里是城南的老街区,也是整个建安市最混乱的地带,打架斗殴这种事,这里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以前情况还稍好一些,只是这些年越来越多年轻人跑来城里打工,其中好些不愿意进场打螺丝的就都流向了这里。

或是去理发店当学徒,或是在游戏厅帮忙看场子,游手好闲的人多了,自然就乱了起来。

踩着坑坑洼洼的石板路一直向前,出现最多的是挂着各式招牌的洗脚房和烧烤摊。

建安人民穷归穷,享受这一块儿倒是从没落下。

想着一些有的没的,许天冬很快走进了一条巷子。

巷子原本是没有名字的,因为里面栽种了不少杏树的缘故,渐渐的大家就开始将其唤作杏花巷。

杏花巷巷子口有家小面馆,老板是个相熟的,一见到许天冬过来,立马笑着招呼道:“大学生,考得不错哇,给,尝尝,你姨上午刚回老家摘的。”

说着扔了根嫩绿的黄瓜过来。

“谢了叔。”

许天冬也不在乎洗没洗,拿起来就往嘴里塞,一口一口全是人情味,心里说不出的舒坦。

沿着巷子往里走上百来米,有家理发店,记忆里,店主人是个烫着一头大波浪的中年美妇。

许天冬早已经忘却了她的长相,但却记得她有个女儿在网吧当网管,因为模样俊俏,私底下被人唤作“网吧西施”,在城南这一带也算小有名气。

本想找对方闲扯几句,可站在门口喊了半天也没人应声,他也只好作罢。

继续沿着巷子走到头,拐过一个转角,映入眼帘的是一栋五层高的筒子楼。

许天冬就是在这栋楼里长大的。

董君陶家以前也住这儿,不过01年那会儿他爸下海赚了钱,一家人就搬出去住上了条件更好的单元楼。

许天冬打小就没了爹妈,靠奶奶独自养活,不能望父成龙,自然也就只能一直待在这里。

细想起来,沈南初和这里其实也有些渊源,当然,她是不可能住在这种地方的。

人家爸妈一个是城建局局长,一个是人事局主任,和许天冬比起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也不为过。

只是因为她奶奶住在这里头,所以她时不时的也会过来这边看望老人,一来二去的,就把少年许天冬的魂儿给勾走了。

筒子楼前有棵大榕树,四五个成年人加起来才能堪堪将其合抱。

以前每年这个时候,树下都热闹的不像样,老人、大人、小孩全围在此处纳凉。

嬉笑声中点缀上些许夏日清凉的晚风,这便是许天冬记忆里最美好的童年。

不过随着经济发展,筒子楼渐渐演变成了养老院,这样的光景就再也看不到了。

大榕树下,此时有个满身书卷气的老太太,正抱着一只圆滚滚的大橘猫,躺在躺椅里看书。

她便是沈南初的奶奶吕素娟。

“吕奶奶,下午好啊。”

许天冬笑着打了声招呼,大橘猫一听到他的声音,立马直起身子,热情的回应起来。

“喵,喵,喵。”

这猫之所以会长这么胖,全是他的功劳。

少年人爱屋及乌,别说是帮忙喂猫,就连老太太的自行车,每天也都被他擦得蹭亮。

吕素娟是个极为严肃的人,无论是气质还是谈吐,在筒子楼里都显得格格不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